拉烏爾.杜菲

2020-03-15


拉烏爾.杜菲的作品中,

所有的物象都具有清晰的輪廓、動勢和節奏,但又都是藝術的真實,而非自然真實。畫家通過線條和顏色,直接傳達他的個性和感情,是通過再創造的藝術形象感染觀者,而不是通過所畫對象本身去訴說。 

#D橋社 DieBrücke #modernart #現代藝術 #法國藝術 #設計 #拉烏爾杜菲 #深深吸引我的綠色



運用單純線條和原色對比的配置,活潑的筆觸,將物體誇張變形。喜愛率直地描繪自然與生命,流露出優雅而又敏捷靈動的氣質,是拉烏爾·杜菲藝術的最大特質。


在同時代畫家中,杜菲讓人覺得比誰都年輕,這也因為他的繪畫始終給人永遠年輕的印象。杜菲從不看重榮譽,只是一個為畫畫而活著的畫家。在他爽朗輕快的繪畫中,表現了拉丁的澄明,陽光充溢,色彩亮麗,非常具有法蘭西的活潑浪漫特質。


杜菲創立了「色彩-光線理論」,

他認為,色彩的明暗度在光線下是相同的,勝過色彩本身;色彩捕捉住光線,是屬於整體性的。每一個主體或每一組主體,都有自己的光線,他們接受相同的反射及藝術家的決定安排,以色彩來創造出光線,而非反之。藝術家可以給任何物體任何顏色,但卻不能創造光源。因此他反對摹寫大自然,提倡重組景物的觀念。


杜菲的藝術風格

於1920年前後達到成熟。

除了繪畫,拉烏爾.杜菲和法國時裝設計師Paul Poiret、布料商Bianchini-Férier合作的織品圖案設計,成功結合了藝術和時尚,也非常受歡迎。

法國畫家、設計師。1900年入巴黎美術學院學習。受印象畫派影響,1905年起轉為野獸派。擅長作市街港口、賽船等風景畫,獨特地運用單線條和鮮明色彩將物體誇張變形,追求裝飾效果。

14歲輟學進入一家咖啡進口公司工作,業餘上美術夜校,23歲時獲得一筆可觀獎學金赴巴黎波拿巴路美術學院入博納畫室學畫。1901年他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,展出。


D橋社DieBruecke © 版權所有 2020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